行業資訊
促消費成績單亮眼 “十一”車市有作為
今年9月以來,各地通過舉辦車展、推出購車補貼等方式激活消費潛力,推動汽車消費市場回暖向好。圖為2023寧夏“十一”車展在銀川開幕,共有80多個汽車品牌、超千款車型亮相此次車展。
在今年的“中秋國慶8天超級黃金周”中,旅游、探親、返鄉帶動出行需求大增,公路、民航、鐵路的旅客發送量均大幅增長,不少城市成為熱門打卡地。為了更好地利用這次假日經濟,各地的車展也轉變思路,與露營節、音樂節等各類文旅體活動巧妙結合,為提振消費注入了強勁動能。
據記者不完全統計,今年“十一”黃金周期間,有天津、福州、東莞、銀川、烏魯木齊、合肥等超過60座城市舉辦了車展,幾乎遍布全國東南西北各個主要市場。
“今年汽車市場‘金九銀十’銷售旺季的帶動效應值得期待。”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認為,今年中秋與國慶假期疊加達到8天,國內旅游出行需求會愈發旺盛,尤其是戶外露營、自駕游等需求增長,能激發更多購車需求。
他表示,今年9月以來,不少地方推出了新一輪的汽車消費補貼,為“金九銀十”汽車消費旺季提供了政策支持。與此同時,部分車企主動調整產品價格體系和營銷策略,在各地車展上打出更多降價、促銷的組合拳。
文化娛樂搭臺,汽車消費唱戲
“村PL(電子競技)+車展”“美食文化+車展”“戶外露營+汽車”……今年“十一”黃金周期間,各地為了吸引流量、提升人氣,在培育汽車文化上下了不少功夫。
以廣東東莞推出的“金秋·進莞來”文旅體活動為例,隨著露營節、音樂節輪番上演,大批消費者被吸引著前來游玩賞景,10月1日開幕的第23屆東莞車展也就收獲了龐大的客流量。
據了解,此次東莞車展共集結了100多個汽車品牌,展出1500多臺全新展車,讓消費者在東莞一邊感受濃濃的節日氛圍,一邊尋找物美價廉的新車,實現自己成為“有車一族”的愿望。
9月29日開幕的福州車展,則大打“體驗牌”,重點展示智能網聯汽車的各項新奇功能。
在智能網聯汽車體驗館,排隊體驗的觀眾絡繹不絕。從AR平視顯示系統(AR-HUD)到DMS駕駛員檢測系統,從車輛智能交互燈到智能駕駛,觀眾通過一項項沉浸式體驗項目,感受到了汽車帶來的科技魅力。
北京現代相關負責人表示,為了給用戶打造更好的逛車展體驗,北京現代不僅在車展期間推出了舞蹈SHOW、甜酷走秀、潮變美妝站等活動,還打造了賽車游戲體驗、黃金動力組合小課堂等互動項目。“我們希望,用戶能更清晰地體驗到北京現代新車的設計美學和強大性能。”
福州車展組委會相關負責人介紹說,此前當地發放了總額達1500萬元的購車補貼,極大激活了汽車消費活力。同時,車企、經銷商和車展組委會也聯手為消費者送上多重讓利大禮包。本屆車展還推出免門票舉措,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參觀選購。
事實上,絕大部分消費者樂于在“十一”黃金周逛車展,主要還是因為想在現場找到“購車最低價”。
在第26屆西寧“十一”車展上,不少汽車品牌經銷商亮出了“購車最低價”,推出包括新車降價、贈送金融套餐、贈送車輛裝潢和保養套餐等多重優惠活動。
“今天來逛車展的人很多都是‘準客戶’,他們對車輛性能指標、品牌特點了如指掌,來車展的目的就是談價格。”領克品牌展臺負責人介紹說,車展開幕后短短3天,他們就售出了30多輛新車。
下沉市場大有可為
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供的數據顯示,今年前8個月,我國高端乘用車銷量達到279.6萬輛,同比增長17.7%,遠高于車市整體增幅。與之相比,10萬元以下乘用車市場銷量和占比出現下滑。
之所以出現升級趨勢,汽車市場增換購比例逐漸增大是重要原因。過去的十幾年間,我國車市以首購為主,但近年來首購車型基本已進入淘汰周期,這些用戶成為增換購市場的主力。
與首次購車相比,增換購車主對購車預算的要求有所提升,更偏好擁有更大空間的車型。消費者有對更高品質生活的追求,他們希望通過換購新車,來提升駕乘體驗和車輛的安全性能。
今年“金九銀十”期間,各地打出促銷牌的力度較大,并通過車展等形式優化汽車消費結構。其中,新能源下鄉活動成為展銷購車的良好載體,拉動消費的效果十分明顯。
國泰君安研報認為,新能源汽車下鄉政策導向日益明確,有望進一步刺激車市消費信心,高性價比中低端插混車型將助推下沉市場銷量增長,進一步打開下沉市場。同時,新能源車企海外布局持續收獲成效,國際競爭力不斷攀升,新能源車出口銷量高增長有望延續。
該研報總結說,長期來看,新能源車替代油車的邏輯不變,行業有望迎來新一輪向上周期。
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發布的《中國農村地區電動汽車出行研究》預測稱,到2030年,我國農村地區汽車千人保有量將近160輛,總保有量超7000萬輛。因此,未來如能滿足農村居民機動化出行需求,將可能撬動5000億元規模的超級市場。
有業內專家表示,布局充電基礎設施和推動新能源汽車下鄉,既能持續拓展廣大縣鄉市場空間,又能完善能源鏈路,助推相關產業發展,著眼未來大有文章可做。
近年來,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發展,已成為推動新一輪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之一,但在終端銷售上,仍然以一二線大城市為主。
因此,有業內專家建議,大中型城市新能源汽車市場呈現出白熱化的競爭局面,向更大的下沉藍海市場拓展,成為新能源車企的必然戰略抉擇。
不過,總體上看,我國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于起步階段,總保有量相對較低。其中,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足、經濟實用車型供給不足、銷售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,制約了新能源汽車在下沉市場的推廣和使用。
在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柳燕看來,作為消費“四大金剛”之一的汽車行業,成為政策關注的重點領域。其中,發展新能源汽車及配套設施已成為釋放汽車消費市場的新焦點,這是我國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戰略選擇。
她在為福州車展致辭時表示:“希望各方以車展為契機,共同打造一場集科技、品牌、體驗、消費于一體的汽車盛會,促進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與數字經濟同頻共振。”
獨立汽車分析師白德認為,農村地區的路況和使用場景均與城市有一定差異,同時縣鄉消費群體往往對價格敏感高,因此車企應研發更適合縣鄉地區的車型。“比如可以適當降低續航里程,以節約成本。”
據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,今年中秋節、國慶節假期,全國國內旅游出游人數達8.26億人次,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71.3%;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.3億元,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29.5%。
正如一位觀察人士所說,“黃金周期間超過20億人次的大流動,顯示出中國經濟增長動力”。在這次為期8天的中秋國慶長假期間,各地頻創新高的出行紀錄帶來了消費需求的充分釋放,使這次“超級黃金周”擁有了“超高含金量”。
超過60座城市舉辦的車展,自然也是“促消費”的重要一環。從繁忙的參展車企到精挑細選的消費者,車輪上的“十一”也是中國經濟向好趨勢的鮮活寫照。